又称龙拳和龙桩拳。特点:“吞吐浮沉,身技腰马,门户眼节,动静神气。”精义:“有桥断桥,无桥生桥,注重练神。”主练神。其不仅集合双手互搏术的守内、游外之功,同时还具备二次防御之功。 龙尊拳拳法,刚健有力、刚中有柔、朴实无华、利于实战,招招非打即防,没有花架子,但每一手顷刻间的变化都能起到“挡、防、攻”三种功效。“吞,如金猫捕鼠;吐,如饿虎出林;浮,大鹏展翅;沉,如老翁持拐”。看似以防为主,却能诱敌深入,出奇制胜。 如龙尊拳套路:双拳奔出,气势磅礴,中指突起寸许,有如龙爪。左右变换之时,动作迅速,富有整体感,验证了古人“神龙无首”的变化莫测。动时,似黄龙滚水,浪里推舟;静时,养神安逸,出手有山岳之威。时而原地踏步,时而突然快速游走。这套拳法移动范围以及拳法收缩幅度虽然不大,却能在摇身转胛间起到“挡、防、攻”的效力:一拳迅速抵挡敌人的第一次进攻,另一拳防好敌人的二次进攻,紧接着利用与敌人的近身迅速进攻,即“有桥断桥,无桥生桥”。 龙尊拳不受场地限制,有“拳打卧牛之地”之说,可一手端茶,一手出招,喝茶对阵即能比出高低。龙尊拳的秘诀即“练神”,运气要气沉丹田,眼法讲究以目视目,步法要求稳固而灵活,拳法则讲究“门户”。“出拳时,肘距离肋骨不能超过一拳头的距离,拳高则不能超过肩膀”,手法“曲而不曲,直而不直,进退出入,一切自如”,以保证防守和进攻的力度,并起到借力用力的作用。少林龙尊拳出自河南嵩山少林寺,清·雍正年间,铁珠长老来福建南少林,路经兴化仙游县,收朱山为徒,遂将龙尊拳传之。三年后朱山学成,朱山传古田彭德成,彭德成再传彭金山。早在清雍正南少林时期传入古田杉洋镇,龙尊拳流传至今主要有两个分支,一为“直上青溪”,拳法主刚,称一路龙尊,二为“太子游龙门”,拳法主柔,称二路龙尊。而古田的龙尊拳乃传承至“直上青溪”, 有两个分支,其一是古田旧城(现古田县城)分支,<现存古田县城关松台村> 其二是古田县衫洋村(现杉洋镇)分支。后传入城关松台村,具考证已流传150多年,清朝民国都出了不少武术名家,清朝光绪年间陈作尧从小酷爱武术,从杉洋学得龙尊归来,并已崇高的武德精神在乡里一举成名。后传陈金对及其孙陈盛速(已故)陈盛锌 陈盛乐。陈金对现传陈信括和陈信葆。松台村陈式家族上40岁的基本对龙桩拳有一定了解,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,他们经常聚集在老宅院的大厅中,由一名本村知名的老师傅教授龙桩拳等 |